對于孩子的分享行為,家長們是不是這么做過?我們先來看個案例。
佳佳是個5歲的小女孩,父母經(jīng)常試探她大方不大方,有時就會跟她要吃的東西。佳佳每次都給,可是大人并不是真要。有時,父母為了培養(yǎng)她的分享精神,遇到好吃的東西,都要她先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shù)燃依锏拈L輩每人分一份,結果常常是長輩們誰都不吃,都夸孩子懂事、大方。孩子送了一圈,一點沒有少。這樣做的結果是,佳佳很愿意把自己的東西送給家里的長輩,這樣既能得到夸獎,自己的零食又一點沒少。
有一天,家里來了客人。媽媽說道:“佳佳,快把你的薯片拿出來,分給叔叔和阿姨吃。”佳佳一聽,立刻高高興興地給大家分薯片吃??腿酥笨浼鸭讯?、大方,佳佳很高興。當她把薯片送給阿姨時,阿姨表示感謝,又把薯片還給了佳佳,可是和阿姨一起來的叔叔卻吃了下去。佳佳一看,生氣地說道:“你怎么那么饞,吃了我的薯片!”把客人弄得非常尷尬。
作為家長,不要試探孩子,一旦試探,就要進行到底——把要到手里的好東西吃掉、好玩的東西玩起來,千萬不要“忽悠”孩子!
其實,家長們以為這是在培養(yǎng)孩子的分享意識,但是不是,這是在試探孩子,在“忽悠”孩子。這樣做不僅不能培養(yǎng)孩子的分享意識,反而容易扼殺孩子的分享意識。
教育專家認為,分享的真正意義不在于外人對這個孩子的評價是“大方”或“不摳門”,而是讓孩子從內(nèi)心里感覺到分享是一種快樂的行為,在與他人的分享過程中處理好人際關系,體會到交往中所擁有的快樂,從而達到心靈溝通的美好感受與滿足人際交往的心理需求。
如果爺爺向孩子要糖,孩子給了爺爺,爺爺就接過來了,將糖放在嘴中,高興地吃起來,一邊吃一邊夸贊糖的味道好,并感謝孩子的慷慨,這對孩子分享意識的建立會起到積極的、正面的作用,因為孩子從爺爺吃糖的快樂表情中體會到自己把糖分給爺爺吃的價值,別人的快樂也感染了他的情緒,這是分享帶來的快樂。可是若是又把糖還給孩子,并說是“逗他玩”,孩子會把糖收同來,會覺得大人不應陔跟自己搶糖吃,這樣又形成了自私的心態(tài)。